臺灣百姓崇祀 延平郡王 鄭成功為「開山聖王」、「開台聖王」,是基於感念他對收復台灣之偉大貢獻,更重要是他將中華文化傳揚到寶島台灣,使中華文化根植於台灣,開啟台灣四百年之繁榮基業。鄭成功創立洪門第一個山堂「金台山」,奠定反清復明之基石。凡我洪家子弟無不奉其崇高之民族氣節、忠義之精神為一生行事之準則。 時至今日,在全球各地凡有華人之處便有洪門會堂之存在。
「洪門」是明朝亡後所產生的二大祕密社會之一的幫會,他們宗旨是「反清復明」,以羊角哀,左伯桃捨命全交,桃園弟兄的義氣,梁山英雄組織行動為根木:最初的根據是建立在江、湖、海外,所以又稱為「江湖」或「海底」,顯示其秘密的組織,秘密的行動,遂行其「反清復明」的革命運勳。明亡之後,民族志士遺老們往各地傳播民族思想,在各地有各地的名稱,但其宗旨則為「有志一同」,後來各地不同名稱始統一自命為洪門,因為「洪」字暗藏民族的意識,所以名稱由紛亂而趨於統一。
「洪門」什麼意思?用意何在?
「洪」字含有兩大意義:
一、是紀念明太祖朱洪武的反元復漢的功績。
二、是「洪」卸漢的隱語。因清朝初期諸帝大興文字獄,所以他們的一切通訊行動都以極秘密的方法行之。遂製造了許多的隱語及謎字,將漢字改頭換面者甚多,「洪」字即許多謎字之一。其意為隱去「漢」字的「中」「土」二字,代表漢人失去了「中土」,教人莫忘「中土」之意,「漢」字去了中土即為「洪」字。一則有其意義,二則隱其秘密。後來日久,洪門為人所知,始以三八二十一為洪。
當時清朝殘殺朱明後裔甚為殘酷,許多朱洪武的裔孫,均紛紛改朱姓為「洪」姓,也是紀念洪武的意思。所以「洪門」中許多首領姓洪的很多,可能都是一種有意假冒,以不忘洪武反元復漢之志。洪門二者暗含「漢家」也,所以又稱「洪家」,亦即為漢人反清秘密組織。「洪門」與「清門」,是一橫一縱的兩大組織。「洪門」是「橫」的組織,是效法桃園、梁山、瓦崗之異姓結義兄弟,開山立堂,為橫的發展。
清門又稱「清幫」,是縱的發展,他們是收徒弟為組織,只知有師,師太,一直往上,為「縱」的發展。這是「洪」和「清」在組織方面最大的不同之點。
洪門與清幫不同第二點:洪門自家弟兄的總稱:在各地對外名稱則各有不同,如在台灣稱「天地會」,在珠江流域稱「三合會」 (又稱三點會),在長江上流西南(川滇黔兩湖)則稱「哥老會」,又稱「袍哥」,在雲南、貴州稱「漢留」,在海外稱「致公堂」,「兩儀公」,在淮河,長江下游的江湖地區有「清水會」、「雙刀會」、「小刀會」、「匕首會」、「劍仔會」、「八卦會」等等。因為太平天國起義,清人對於「洪門」十分注意,因此不得不用其他名稱為掩護。名稱雖不同,但遺規卻是一樣,宗旨一致。所謂「四海九洲皆姓洪」、「滴血盟心本性洪」、「朋友相交木姓洪」。洪門是根據先聖先賢的三綱五常,四維八德為中心,不重形式而重實質的團體,分直接與間接的實行反清復明運動。
清門的組織為「縱」的發展,他們以佛教為掩護,隱藏其反清復明的運動。因師授徒,由師徒的感情道義傳,所以清門的組織比洪門更為秘密,但不如洪門浩大。在同一時代產生秘密組織「理門」是殊途同歸。
理門是不著形跡的反清復明組織。也就所謂的「白蓮教」。又稱「白門」,又名「禁戒烟酒會」,也藉佛教為掩護,所謂的「禁戒烟酒會」也不過是烟幕而已。他們口號是「矢志戒烟酒,同尊觀世音,救苦救難救眾生」。其取法雖有不同,其最終的目的則一。
這三個反清復明組織有一種共同的口號:「洪花綠葉白蓮藕,三教原來是一家。」是那一家,即「漢家」。所以至今清、洪兩幫問人是否「在幫」,則說「在家不在家」。如果同門的便說「在家裏」。江湖上所謂的「三教九流」,正是洪門、清門、理門這三教,而外界人士多誤為儒、釋、道三教。這是不懂江湖話的原故。
洪門、清門、理門這三個秘密組織是三位一體,同氣連枝的革命集團。後來洪、清二門組織發展廣泛,所以江湖上當謂「清洪不分家」。可以見他們都是當時反清的民族志士遺老,分道揚鑣。洪門向江湖海外的下層社會發展。清門專在江湖的水碼頭,最初他們是滲透在清朝的漕運工人中,初名「糧米幫」。理門是僅在廟庵寺觀,藉宣揚禁戒烟酒來掩護,暗中結合志士。這就是「三教本來是一家」的源頭。清朝時經常有禁止幫會的命令,更有剿殺「白蓮」的史實,情人史中稱「白蓮教匪」,後人也不知此中奧妙,也踉著叫白蓮教為匪。
洪門的產生,播種者為明末遺老,所以洪門尊他們為始祖。根據「洪門志」的宗孝次序如下:始祖:殷洪盛、傅青主、顧炎武、黃梨洲、王夫之。
五宗:文宗史可法、武宗鄭成功、宣宗陳近南、達宗萬雲龍、威宗蘇洪光(又名天佑洪)。
前五祖:少林寺僧蔡德忠、方大洪、胡德帝、馬超興、李式開。
中五祖:沙灣口勇士楊仗佑、方惠成、林大江、張敬之。